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Hom-李代数的分解唯一性

    王雨涵;陈良云;

    研究了正则Hom-李代数的中心、导子代数和内导子代数的分解问题,给出了具有平凡中心的Hom-李代数的分解唯一性定理.

    2025年02期 v.5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一类平凡扩张代数上广义李n导子的刻画

    袁鹤;张倩;刘福男;

    对一类平凡扩张代数上的广义李n导子进行了刻画,给出了此类代数上广义李n导子是标准的充分必要条件,推广了已有结果.

    2025年02期 v.57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 ■(2,1)到模李超代数■(m,n,q)的权导子

    关露萍;孙丽萍;刘文德;

    在特征p>2的域上,基于一般线性李超代数gl(2,1)到Cartan型模李超代数■零部的嵌入关系,■(m, n,q)在伴随表示的意义下可视为gl(2,1)模.通过对■(m,n,q)进行子模分解和权空间分解,计算出了gl(2,1)到■(m,n,q)的保权导子,并得到了一阶上同调群.

    2025年02期 v.57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一类具变指数源项的基尔霍夫型双曲方程解的衰退

    温博;初颖;王晓红;

    研究了一类具有变指数源项的基尔霍夫型双曲方程的初边值问题.利用Galerkin逼近结合先验估计得到了该问题弱解的局部存在性;利用位势井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弱解的整体存在性;利用Komornik不等式给出了整体解的衰退估计.

    2025年02期 v.57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一类差分方程系统正解的存在性与多重性

    王梦茹;王方磊;

    利用Krasnosel'skii和Leggett-Williams不动点定理,研究了一类差分方程系统正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给出了相关问题在参数扰动下正解存在性和多重性的充分条件.

    2025年02期 v.57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具有高阶白噪声扰动的Lotka-Volterra捕食-食饵模型的周期解

    李江弟;余阿丽;祖力;

    考虑了具有高阶白噪声扰动的随机非自治Lotka-Volterra捕食-食饵模型.应用Has'minskii周期解理论并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得到了存在非平凡T周期解的充分条件.

    2025年02期 v.57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周期扰动SIRS传染病模型混沌动力学分析

    肖雅;周林华;

    研究了周期性扰动条件下的SIRS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旨在揭示外部周期性因素对传染病传播过程的影响.通过构建包含非线性传播力和周期性扰动的SIRS模型,结合分支理论和Melnikov方法,系统分析了模型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复杂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性扰动能够显著改变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诱发周期倍增、分岔及混沌等复杂现象.为理解传染病传播过程中的复杂动力学行为提供了新视角,并为优化传染病的干预和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2期 v.57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一种改进的Barzilai-Borwein共轭梯度法

    吕佳敏;刘红卫;李瑶;游海龙;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arzilai-Borwein共轭梯度法.选用一种新的初始步长策略,提出了一种广义Wolfe非单调线搜索,在函数f满足假设条件的前提下,建立了其全局收敛性和R-线性收敛性.将改进后的Barzilai-Borwein共轭梯度法应用于图划分问题,用改进算法求解了图划分问题中的无约束目标函数,并在相同的计算机环境中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得到比原Barzilai-Borwein共轭梯度法更高质量的解.

    2025年02期 v.57 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 基于加权时间近邻与趋势差异的非线性过程时滞故障检测方法

    冯立伟;邢宇;吴弋飞;郭少锋;李元;

    针对非线性过程数据的时滞故障检测困难问题,提出基于加权时间近邻与趋势差异的故障检测方法(WTN-TD).首先使用待测样本前k时刻训练数据组成时间近邻集,并根据时间顺序对其中样本添加权重,通过时间近邻集与待测样本的加权欧式距离之和构造T_s统计量;其次将待测样本时间局部与时间近邻集的趋势差异构造D_t统计量,并将2个统计量结合计算综合统计量作为监控指标;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过程和青霉素发酵仿真系统,将WTN-TD方法与KPCA、FD-KNN和LNS-PCA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WTN-TD方法相较于传统故障检测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2025年02期 v.57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 基于改进SSA算法和SR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

    景会成;王迪;张瑞成;

    针对随机共振(Stochastic Resonance, SR)系统参数选择困难,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难以跳出局部最优、收敛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鱼鹰优化算法中的定位和捕鱼机制以及逐维差分变异混合策略改进麻雀搜索算法(Osprey Dimension-wise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ODSSA)自适应SR系统.利用尺度变换的方法突破SR系统只能检测小信号的壁垒,将改进信噪比(Improve Signal-to-Noise Ratio, ISNR)作为适应度函数,对故障信号进行增强和特征提取.利用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故障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故障频率处的幅值由0.003 dB增强至0.197 dB,提升了65.67倍,该方法具备模型简单、精确度高和可靠性强等优点,能够有效实现对轴承故障频率的提取.

    2025年02期 v.57 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 融合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的肺癌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响应预测

    穆晓霞;苗玉琪;王一洁;郭启航;李钧涛;

    为了探索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响应的预测精度,构建了一种融合随机森林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RFSVM).首先,使用随机森林(RF)算法评估各特征的重要性,并通过递归特征消除方法筛选出一个新的特征集,该特征集不仅包括原始特征,还包含其二阶非线性组合;其次,在该特征集上构建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并通过比较实验确定最适合的核函数.实验结果表明,与4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相比,所提出的RFSVM模型在非小细胞肺癌数据集上表现优异.此外,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验证了所选特征在生物学上的显著意义.

    2025年02期 v.57 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 融合用户兴趣边界与可学习滤波器的序列化推荐模型

    杨兴耀;刘岩松;于炯;李梓杨;张少东;张君;

    用户交互序列不可避免的含有多种噪声,传统模型在对用户交互序列信息进行处理时常因忽略噪声问题导致用户交互序列特征提取不充分,可能导致算法难以把握用户兴趣范围,且现有推荐算法损失函数难以获取用户兴趣边界以平衡正负样本.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融合用户兴趣边界与可学习滤波器的序列化推荐模型,并使用自注意力机制提取用户交互序列特征;以用户兴趣边界充分获取用户兴趣范围,采用融合用户兴趣边界的混合损失函数,以此来缓解正负样本不平衡的问题,达到优化算法的目标.实验表明,模型较好地过滤用户序列噪声,增强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效果,缓解正负样本不平衡的问题,通过调节正负样本得分使得模型的通用性更高.

    2025年02期 v.57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 基于环面交集和AP选择的室内定位

    周忠杰;张利彪;蒲东兵;孙英娟;王一可;

    针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室内定位中接入点AP的状态变化影响离线位置指纹库构建和在线RSSI信号噪声导致目标位置估计出现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环面交集和AP选择的室内定位方法TIAPSLoc.该方法在离线训练时引入RSSI基尼指数来量化AP状态,选择一组最佳AP构建位置指纹库,并利用鲁棒主成分分析降低稀疏尖峰噪声,以提高位置指纹维度的一致性.在线定位时,利用高斯模型过滤掉状态变化的AP,构建所有AP的参考点环面,通过环面交集得到的一组参考点RPs来估计目标位置.基于UJIndoorLoc、TUTIndoorLoc、VU-EOWLoc和IST103Loc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TIAPSLoc的平均定位误差等指标均优于对比模型,消融研究也验证了TIAPSLoc各模块对定位精度提升的有效性.

    2025年02期 v.57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 通量调制器结构参数对热中子计算鬼成像影响的仿真研究

    张冬雪;乔双;张天;赵辰一;

    由于中子管中子源强度低,限制了其在中子照相领域的应用.计算鬼成像具有低源强成像的优势,可以有效解决中子源强度低带来的成像质量差问题.本文设计了热中子计算鬼成像系统的关键部件,即热中子通量空间调制器.因此选用对热中子俘获截面大并且易于加工的镉颗粒对热中子场进行调制.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探究了调制器中镉颗粒的均值和方差等参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值500μm、方差0.05的镉颗粒成像质量最优.在此基础上,对镉颗粒结构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

    2025年02期 v.57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甘草早期实生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高嵩;林广宇;孙航;王姣;刘梦醒;穆春生;王俊锋;

    甘草是我国重要的药饲两用植物,其苗期根系生长对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极为敏感,是影响后期总生物量形成的关键因素.为探究干旱对早期甘草实生苗根系形态与生长及旱后恢复能力的影响,设置4个梯度的干旱胁迫(对照、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对应80%~85%,60%~65%,40%~45%,25%~30%田间持水量)及旱后复水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甘草早期实生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甘草地上、地下生物量、总根长、表面积、体积以及直径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轻度干旱胁迫后复水甘草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总根长、表面积、体积均可恢复至对照水平,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补偿生长作用较弱,而重度干旱胁迫后复水无补偿作用.在生产实践中,苗期适宜的水分管理是甘草成功建植的关键因素.

    2025年02期 v.57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人参、西洋参根系腐解物添加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谷帅;刘梅;王雪峰;于德威;李淑英;徐永平;许永华;

    为揭示人参属根系腐解物残留的土壤生物学效应,进而为从土壤生态学角度探讨老参地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通过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人参属药用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西洋参(Radix panacis quinquefolii)种植栽培时腐解物添加量对土壤线虫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相关生态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解物添加后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试验共鉴定土壤线虫20科30属,西洋参根系腐解物添加Ra-10、Ra-15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线虫总数.各处理BF线虫占比最高(63.2%~77.5%),添加西洋参腐解物显著增加了OP线虫的比例,而人参腐解物显著增加了cp-1类群的比例.2种根系腐解物添加后均抑制了Mesorhabditis属线虫的数量,而BF类群则出现了Ablechroiulus等4个新属,西洋参腐解物处理提升了Eudorylaimus等5个属线虫的数量.2种腐解物添加处理瓦斯乐斯卡指数显著升高,人参、西洋参腐解物添加有助于促进土壤的健康状况.2种腐解物添加后营养多样性指数降低、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升高,说明腐解物的添加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大于对营养类群的影响.

    2025年02期 v.57 109-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 东北地区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比较静态分析:基于能源与基础设施投资视角

    李宁男;侯崇超;赵新宇;

    基于东北地区行业投资视角,将资本要素分解为能源与基础设施资本和一般资本,并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分别测度了其经济增长效应.以地区行业投资份额为权重测算的行业资本存量数据为基础,分别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混合回归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一阶差分模型进行了参数回归考察.同时进一步放宽生产函数对于技术中性的设定,应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考察了要素边际产出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各省主要行业资本产出弹性与行业投资比重呈现一致性变化趋势,东北地区一般资本边际产出水平高于能源与基础设施资本,一般资本对能源及基础设施资本边际技术替代率较高.尽管二者对产出水平贡献不同,但其对产出水平的影响均是正向的.

    2025年02期 v.57 119-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基于ISM模型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李晓曦;徐敬红;

    企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经济主体,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关重要.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基于多家企业调研数据,对金融生态模型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化分析.结果表明:法制环境完善程度、政府治理效能水平与信用体系健全性构成金融生态优化的核心驱动力,三者协同作用对金融生态整体提升具有决定性影响;金融科技的应用深度与融合能力则进一步强化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向更高阶形态演进,最终形成政策引导、市场适应与技术创新的动态平衡机制.通过强化法律执行的规范性与时效性、构建数字化政府服务体系、完善信用评价的动态调整机制,能够系统性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的底层架构.据此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以法制建设为根基、以政务效能提升为纽带、以信用体系重构为突破,协同推进金融生态的适应性变革,从而为中小企业打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与持续创新的成长生态.

    2025年02期 v.57 128-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铁碳耦合天然材料处理电路板生产废水研究

    于宏扬;杨鑫;林山杉;

    为了去除电路板废水中的NO~-_3′N、NH~+_4—N、TP、COD及Cu~(2+)从而最终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选用铁碳、活性炭及天然沸石进行了静态实验与动态实验.结果表明:(1)静态实验最佳运行参数为:温度25℃,铁碳投加量450 g/L,活性炭投加量45 g/L,沸石投加量140 g/L,铁碳段反应时间90 min,活性炭段反应时间90 min,沸石段反应时间50 min,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230 min.在该条件下,工艺对NO~-_3—N、NH~+_4—N、TP、COD与Cu~(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1.9%,92.3%,87.6%,67.2%与96.2%.(2)在80 d的连续流动态实验中,NO~-_3—N、NH~+_4—N、TP、COD与Cu~(2+)的平均去除率达到69.2%,78.3%,82.3%,62.4%和94.8%.铁碳耦合天然材料工艺处理电路板生产废水表现优异.

    2025年02期 v.57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 响应面法优化光催化反应器以增强污染物降解

    王源;梁娟;徐澎;王文迪;谢尚卓;路莹;

    以水杨酸的高效降解为目标,利用响应面法对管状螺旋瀑布光催化反应器(TSWPR)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水杨酸初始浓度为5 mg/L、TiO_2负载为2层、反应时间为118.98 min的最佳条件下,去除率达到91.49%.此外,调整反应器的流速为0.1 m/s、光距为3 cm时,反应器性能进一步提升,且连续12次循环实验后TSWPR的污染物去除率保持稳定.

    2025年02期 v.57 142-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 瞬时NH+4—N冲击后投加碳源对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

    王帆;崔秦;蒋维卿;刘轩彤;艾胜书;边德军;

    为解决实际工程中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出现的瞬时NH~+_4—N冲击导致运行不稳定问题,通过单周期瞬时高浓度NH~+_4—N冲击试验,探究了瞬时高浓度NH~+_4—N冲击对SBR工艺的影响;采用投加碳源的方式应对冲击,并确定了最适碳源投加量.结果表明,系统经过瞬时高浓度NH~+_4—N冲击后,C/N比从8.5下降到3.9,碳源不足影响反硝化效果,TN和NH~+_4—N出水浓度升高.通过投加有机物改变进水C/N比的方式对系统进行调控,当C/N比增加至6.1时,TP去除效果变化显著,并能在1.5 h实现完全去除,出水浓度为0.11 mg/L;当C/N比增至8.3时,NH~+_4—N去除率明显提高,出水为3.76 mg/L;当C/N比增至10.5时,COD降解速率达到151.90 mg/(L·h),TP浓度在单周期运行前期呈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在后期完全去除.3种有机物投加量下出水COD、NH~+_4—N、TN、TP浓度值均能达标.SBR在面临瞬时NH~+_4—N冲击C/N比下降至3.9时,最适碳源投加量选用C/N比为8.3,经济成本较低且处理效果最好.

    2025年02期 v.57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下载本期数据